当前位置:

唐陈鹏:故园渺何处

作者:唐陈鹏 编辑:redcloud 2014-07-14 09:00:30
—分享—

副标题:——读袁道一的乡土散文

  袁道一近年来创作的“纸上怀乡”系列乡土散文,不仅浸润着古老梅山文化的淳朴、自然与神秘,而且在作者的精致文笔、精心布局和炽烈浓情的完美结合下,缔造出集秀美与真纯、朴质与深刻于一体的散文世界,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挚恋、对乡村没落残败的愤慨与忧虑和对故园风物渐趋消失的不舍。而这些繁杂的情愫都在岁月的酿造中滴聚成作者内心难寻故土、难归故园的深切疼痛。

  一、思想基点:古老而神奇的梅山文化

  出生于梅山文化圈核心区域、自小受梅山文化浸淫的袁道一,对梅山风俗、宗教信仰和文化底蕴极其熟知,并自觉成为他乡土散文创作的精神原乡和思想基点。

  (一)对梅山民俗的细致描述

  梅山文化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农猎文化,其流传的民俗既原始淳朴,又充满智慧。袁道一的乡土散文对梅山民俗进行了极细致地描述,在系列文章《生在梅山》中,便详实记录了梅山地区民众的一些生活仪式。首先,他写了梅山地区“孩子出生”的习俗:

  过去山区里医疗不发达,全靠本地接生婆接生,孩子能否顺利生产就是最大的心结。遇上孩子难产,丈夫赶紧在房门口挂上渔网,并在屋里砸瓷碗,以此驱散“血污鬼”。孩子呱呱坠地……接生婆用在桐油灯上烧烤消毒过的剪刀,剪断脐带。包衣用瓦罐装起来,由孩子的父亲将其埋在树蔸下,寄意生根发荪。

  接着,又依次写了孩子“洗三”、“过三朝”、“数看钱”等仪式。这些仪式虽然繁复但各有必要性,体现出梅山民众对生育(种族繁衍)的重视程度。

  梅山地区多为高山耸峙之地,生活艰苦,人们容易生病或遇到危险,于是就有了喊魂的习俗:

  在梅山地区,喊魂方式大抵类似,这类仪式大都由其长辈来做,比如小孩在某个地方跌倒了,便备水饭一杯,白天放在火塘边。到了傍晚,便无声无息地走到小孩跌倒的地方去,泼了水饭,说上几句小孩不知天命、触犯某神某怪、乞求宽恕、放了小孩魂魄的话,便算完结。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喊着小孩的名字,问:“回来了么,回来了”的话,喊一声,应一声。回到家里,把大门关上,在小孩子头上摸摸就行了;又比如小孩掉到水塘里,则由大人用一只熟鸡蛋到水塘里捞魂,边捞边喊、一喊一答,回家后,让小孩把鸡蛋吃掉。——《生在梅山·喊魂》

  同样,婚娶也是梅山民众生活中的重要仪式。在《雪嫁》一文里,作者细腻地描绘了梅山地区的婚嫁盛事。比如说男方迎娶:

  婚嫁日期是秋后早就选定了的黄道吉日……堂哥娶亲的那天就恰巧赶上了下雪,我们湘西南一带的习俗是娶亲男方前一天要杀上两条猪,一条整猪用竹杠抬到女方家里去,专门用来做酒席。一起抬去的还有砍成一块块的猪肉,那是用来“进贡”给女方亲戚的见面礼,那些猪肉一块块用粽叶扎好,上头还要搭上一条二斤来重的鱼,以示隆重和富裕有余。

  而女方出阁时则需要上演重头戏“哭嫁”:

  新娘告别父母和亲友,出门时哭得稀里哗啦,一把鼻涕一把泪,这是我们乡村的哭嫁。哭得越伤心,新娘越孝顺。

  每当清明、中元节到来之时,梅山地区的人们又要忙着“接老客(故去的先辈)”了:

  农历7月初十夜断黑,家家户户老老少少由家里最年长的老人带领,在屋前的空坪焚香烧纸,躬身作揖,家长碎碎念祷告祖先:“列祖列宗,欢迎归来,到堂屋神龛就座,晚辈虔诚祭祀,敬望诸君英灵有觉,保佑全家吉祥平安,万事如意。”回屋,在神龛钱再烧纸焚香,启禀神灵,打卦询问祖先的灵魂是否归来,从大到小,一一逐个地问。每问一个都要打卦直到打出阴卦为止。——《老客归去来》

  梅山地区巫风盛行,民众们通过观察、总结将许多生活现象视为“兆头”。《遍地乡兆》就依次写了外出谋生时煮早饭、乌鸦与喜鹊的鸣叫、过年时的“禁口”、出行遇贵人等梅山习兆,透露出梅山文化的神秘气息。而正是有了梅山风俗的绝妙融入,袁道一的乡土散文才如此风趣多采,独特诱人。

  (二) 对梅山精神的自觉推崇

  梅山地区曾一度是长江流域与中央王朝对抗最持久猛烈,同时也是最不开化的地区,直到宋熙宁五年才被初步征服,此后至清起义不断,可见梅山民众的勇猛豪壮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梅山地区的原始宗教是梅山教,以猎神“张五郎”为宗。后来逐渐有了梅山三峒:“上峒梅山上山打猎,中峒梅山打渔摸虾,下峒梅山掮棚放鸭”。梅山文化的核心精神大致包含“勇猛”、“豪壮”、“自强”、“勤劳”、“互助”这几个关键词。从袁道一的散文里可以看出他对梅山精神的高度推崇。《千秋翰墨壮山河》以虔诚的敬仰之情、史诗般的笔墨勾勒出了一个硬骨傲然的文人形象——唐代诗人胡曾。胡曾是生长于梅山地区的第一位有全国影响的诗人,工于史诗,为人勇敢大度,忠于国家,曾以《代高骈回南诏牒》一文慑服谋逆的南诏王,彪炳史册。此文述说了胡曾的曲折人生,表达了作者以先贤为镜、以报国为志的君子豪情。同样,在《铁打的宝庆》这篇雄文历述了千年古城宝庆府的历史风云,讴歌了明代开国元郧蓝玉、湘军之源楚勇创始人江忠源、二次革命先驱者蔡锷、远征抗日名将廖耀湘、《声律启蒙》著者车万育、“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等宝庆文武先贤,并真诚赞美他们“赋予了宝庆铮铮铁骨和浩瀚气血”。

  二、创作焦点:在疼痛中远去的乡土

  疼痛的乡土,是袁道一散文创作中的不变主题——“有故乡的人是离不开故乡的,身远心近。越是走得远,越是念得紧”(《无处还乡》)。他自幼生长在乡村,接受着沉重的乡村生活带给他的磨砺,在挥洒汗泪的同时酿下浓烈的乡土情怀,使其对家乡的土地有一种出乎本能的依恋。同时,贫困的生活造就他敏感颖悟而又善良倔强的性格,催生了他内心壮阔的悲悯情怀。

  (一)对渐行渐远的乡村风物与生活的无尽留恋

  袁道一乡土散文中的“疼痛”,首先来源于乡村秀美风景的消亡。乡村之所以让游子久久留恋,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因为它山清水秀、风光独特,这是每一个游子记忆中最亮丽的底色,如同母亲熟悉而温婉的面容。走在村庄的腹地,作者成了抒情的歌手,他热烈地表达着对家乡风景的赞美与热爱,不管是郁郁葱葱的“家树”,还是茵茵孵梦的草坡。在《村庄情结》里他如此描绘记忆中的故乡:

  春野里,白鹜伫立成一座袖珍小岛。水光晃晃处,泊着稻穗金黄的背影若隐若现……父亲坐在田滕上,目光穿过村庄迷雾的烟雾,一次次暴躁不已。身后的老水牛望而生畏。春天的阳光季节里,稻禾吮吸着阳光欢快的拔节……

  一幅农忙时节的素描画在简洁精致的文字中迅速生成。当历史的巨轮带来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汹涌的物质大潮之后,乡村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在《苍凉渐深》中忍痛写下故乡的风貌变迁:

  青草归来,除了村主干道是水泥打成的,其余的小路都被青草覆盖,通向一栋栋旧房子的几乎挪不开脚步……而现在我置身的村庄已经荒芜,那空空荡荡的田野没有稻禾簇立的身影,板结的一片,裂开干涸的嘴。良田数年不种……只要靠近马路的都被一栋栋五光十色的楼房占据。这些年,房子是村庄里长得最为茂盛的作物。可再茂盛的作物也结不出裹腹的稻子了。可这么疯长的作物只是大地上的装饰,好比一朵花还来不及全面绽放就早早凋零。所有的新房子都雕梁画栋,瓷砖折射最后的夕光刺痛我的眼神。

  思乡的游子从别处归来,却发现在梦中如伊甸园般的乡村已成如此模样,怎能不悲从中来呢?正因如此,当作者在城市中看到“背井离乡的树”,才会从心底发出如此真切的共鸣:

  站立在西湖广场,很多的树彼此陌生地相互打量,却说不出什么。枝桠所剩无几,如一只只拔光毛的鸡,被人扔在铺满五彩瓷板的广场上。没有谁注意到它们的落寞?也没有谁关注它们的心灵?进城的荣誉,对树们来说是巨大的讽刺。

  ——《背井离乡的树》

  当年的故园已难回去,作者只得从记忆里提取故乡。于是,他写了一系列描写故乡生活、农业生产的篇章。如在《赶场》中,他津津有味地回忆着乡村集日的热闹与风趣,在《锤田坎》、《烧灰》、《劈柴》、《乡村的淤》等文章里,故乡繁重的耕作生活渐渐褪掉了苦涩与艰辛,而凝练成一枚枚甜蜜的果实,让作者一次次心潮难歇。乡村的“土桥”、“田埂”、“岩鹰亭”、“小荷”、“石林”等无不成了承载思念的意象,幻化成作者梦回故园的鹊桥。

  二、对故乡人物的命运及濒临瓦解的乡村价值观的叹惋

  袁道一在《无处还乡》中写道:“故乡是具象的,稻子、池塘、祠堂、小溪、田塍、青蛙、竹林、屋舍、牛栏、草垛、鸡鸭鹅狗、黄鼠狼、麻雀和形形色色的昆虫。当然,最具象的是容颜褶皱如梯田、满头覆雪的父母亲以及情深义重的乡里乡亲”(《无处还乡》)。遍读他的乡土散文,最令人动容的是他对乡村故人的回忆与留念。

  乡村人物的命运总是如山路般太多曲折,善良多情的他在书写这些篇章时,内心一定是极为悲凉的。他的散文里出现次数最多的无疑是对他影响最大的父亲。《赶水》、《烧灰》、《乡村的淤》等文中的父亲,是勤劳健壮、善良淳朴的,他体现着乡村的坚韧与顽强。而《最后的守望者》、《远去的民乐》里的父亲,则作为“我”眼中对土地最忠实、最有良知的农夫,其命运与乡村的衰荣息息相关,成了一本永恒的“乡土教材”。在万字长文《祖母本纪》里,他用沉稳内敛而又带有太史公笔法的叙述方式对祖母的一生做了详细的注解。摸爬滚打于穷困的乡村生活且能赢得高寿的祖母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她自立自强,善于心计,小心翼翼操持着一大家子免受于饥寒;她瘦弱矮小却性烈如火,让单门独户的袁家在村中能免受欺凌。面对祖母,“我”五味杂陈,她既与父亲经历过长达数十年的斗争,又在我幼年的心海里拨下暗淡的光影。当她垂垂老矣,她最疼爱的二叔却避而远之,而她一向严苛以待的父亲却成了最后的依靠。祖母暗喻着在历史进程中挣扎前行的乡村,她的人生历程让人几多唏嘘,她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也制造了他人的痛苦。她如同一块带有瑕疵的玉石,因其通透而存在,也因其杂质而引发质疑。在这篇文章里,生活的真实与命运的沉重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作者对人性的思考与把握跃然纸上。早期创作的《金色河流》和《大地玫瑰》两篇散文中,作者则出其不意地托出了“婶婶”悲惨凄凉的爱情故事,这个为情所困的美丽的农村妇女,遭受着乡村灭顶式的非议与伤害,最终将生命终结于绚烂的油菜花地——灵与肉、意识与存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密在这篇文章中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在袁道一的散文中,最引人反思的是他对乡村价值观濒临瓦解的叹惋。乡村的存在是由乡村所独有的价值观所支撑着的。这种价值观杂糅着理性和非理性、科学与道德,让农民能够安于乡村的规则之中。而随着现代文明与物质热潮的侵入,农民们沉溺于对物质与利益的追逐,已没有什么价值系统能够指引他们。“这极大冲击了乡村价值观的传统地位,并使在乡村社会中具有同一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价值体系逐渐“瓦解”和趋于“崩溃”,使其越来越失去自身的意义而走向消亡,内聚力消弭,村庄也越来越成为一盘散沙”(《谁动了乡村价值观》,作者:长子中,《中国经济导报》)。乡村价值观的缺失会直接导致乡村的“沦陷”与没落,他在多篇散文中表达了这个忧虑。例如,在《疼痛的乡土》中通过父亲的陈述揭示了农村教育落后、森林伐尽、环境恶化、甚至因“青壮打工去,妇孺守村庄”而造成的田地荒芜等现象,农村的颓败让作者不得不哀叹:

  我曾经居住的这个村子就像一棵虬树,在岁月的风雨里,在时代的云烟里,慢慢地飘落身上的叶子。再过数年,我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它倍加颓败的面容。

  三、艺术亮点:精致、诗意、挚情的完美结合

  袁道一的乡土散文具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建立在他精致的文章布局、充满诗意的语言和炽烈的情感的交融上的。他不仅进行创作,而且还在不断地进行文体探索和尝试。因此他的散文综合了小说与诗歌的特点,既有充实的叙事和简约化的情节,又有音韵和谐、美感丛生的诗化语言。同时,他对情感的控制往往恰到好处,既不缺情少意味如爵蜡,又不滥情多感俗腻难耐,他总是在不动声色当中用丰沛的情感浸润文字,让读者在不经意间被他的真实、真诚、真性情所打动。

  无论是散文诗,还是长篇乡土散文,其语言方面的特色始终夺人眼球、引人惊叹。他的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第一个特色是善于“炼”字,吸取了古典文学的精华,不管是抒情绘景,无不精到传神。如《大地清明》末章:

  大地清明,今日你遥思先人,他日谁遥思你?世事如风不可料,拾心香一瓣,在红尘深处,守望家园,珍惜当下。清则明,明则敏,敏则灵,灵则活。生当顺势而为,亦当鞠躬成桥,前承先人,后达来者。

  文字凝练透润,如玉石般清脆有质感。尤其是“清则明,明则敏,敏则灵,灵则活”数言,尤胜珠玉落盘。

  又如:

  高山,流水。青翠,莹洁。独坐白水之上,长啸复长吟。胸中释块垒,难得幽深秀雅。青山不老,白水依然。归去,只恨不能长作此地人,哪怕是一石一木也好,可以一生享用白水的温柔缠绕,一生谛听白水的浅唱低吟。

  ——《白水溪行》

  他总是善于赋予词语更大的活力,试图解放每一个固定在纸面上的汉字,让它们有机的组合以达到奇妙的效果。如:

  一粒粒鸟鸣逆风飞翔,思想在节气里成熟。一只只山雀子一垄一垄地飞下去,在寻觅错失季节的时光。枫林吹响燃烧的号角,许多的叶子开始找寻最终的归宿。染黄的农家日子一个接一个地消散,秋风眼眸里的炊烟拔得老高老高,灯盏拨得越来越亮,生动了村庄的表情。 ——《一个人的秋水长天》

  他对古典诗词的意蕴有深刻见解,这使得它的文章读来有一种朴拙之趣:

  站在老屋的庭院里,身前身后都是簇拥的青草,还有一些藤蔓。昔日的青石台阶已经被马鞭草覆盖,春深雨失天,草色入帘青。老屋依然,盛满我所有关于过去的记忆和时光。似乎只要我轻轻一拍,就能惊飞一只只往事之鸟雀。

  ——《青草归来》

  袁道一乡土散文中语言方面的第二个特点是善于引用、化用古诗词和融入湘西南的方言、俗语。如:

  从喧嚣的闹市抽身,邀二三知己,上塔舒目,但见资江如练,城廓明晰,四方风物,尽收眼底。乡贤邹汉纪《北塔诗》云:振衣同作出林游,塔势高寒峙邵州。鸟道盘桓人向背,云林平绕气沉浮。江天漠漠双鱼挺,风日迟迟一荻洲。世事由来苍狗似,登临休动古今愁。——《塔立宝庆》

  湘西南地区的特色方言恰当融入到幽默风趣的譬喻当中,制造了一个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镜头,使人在忍俊不禁中堕入作者的所设的阅读陷阱。如《赶场》的开头:

  “哪个烂妹子去赶场啰!”满娘在自家的晒谷坪上厉声吆喝,那声势比她在菜园里骂哪个细伢子偷了她的黄瓜还要过去十里路。

  “等一哈(一下)我,我把猪喂了,我们搭伴克(去),好莫?”隔着几丘田的细奶奶家里传来响亮的回答。

  总之,袁道一的乡土散文是梅山地区的壮丽山水与淳朴人情所孕育出的珍贵果实,是文学湘军散文阵营里的一支新锐。梅山文化的广博神秘、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败、灵动俊逸的才气与挚诚炽烈的真情共同成就了其散文的典雅、深厚、独特与沉重。他的乡土散文,不仅是对故园的追寻,更是对坠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处境的真切回响。

作者:唐陈鹏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