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色城步 苗乡丰碑

作者:肖丁勤 编辑:redcloud 2014-12-18 08:55:41
—分享—

  《中共城步地方史》编写工作,历时三年,三易其稿,于2008年元月付梓出版。我作为该书主笔之一,在编写过程中,深深地被书中先烈们感人至深的故事所打动,内心充盈着无比敬仰之情。在该书脱稿停笔之后,我决定把这些党史人物的简历写出来,以让更多的城步人民记取他们的英名和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他们不灭的革命精神。

  标题名为“苗乡丰碑”,取2005年在全国产生强烈影响的“永远的丰碑”之意。丰碑者,精神的凝聚,思想的旗帜。苗乡丰碑,亦是一部红色的记忆,展示了城步民主革命的光辉历程。在这段历史进程中,他们勇立时代潮头,为革命胜利奠基添力,在苗乡大地矗立起一座座丰碑。缅怀先贤,告慰英烈,牢记历史,传承遗志,既是全体社会的良心和道德,也是一个民族不可忘却的记忆。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没有丰碑,就会在风雨凄迷中迷失方向、失去斗志。在全面建设小康城步的今天,重温党史,仰望丰碑,更有利于激励广大党员永葆先进性,增强历史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广大领导干部执政为民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蔡和森说过:“我欲相信崇高,崇高则与我同在。”让我们时时凝望岁月风雨中的丰碑,时时拂拭烟尘留下的苍痕,让丰碑永驻人心,则崇高与我们同在。

  中共城步地方组织首任书记——胡植

  胡植(1896-1938年),邵阳市郊区蒋河乡新林村人。13岁在宝庆群策小学毕业后,考入长沙岳麓书院求学。15岁因家境困难辍学,后在宝庆读完中学。1926年入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讲习班(主任李富春),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结业后,随北伐军到达衡阳,受中共湘区委的委派,以农运特派员身份赴城步筹建国民党县党部,发展中共城步地方组织和开展农民运动。8月抵城步后,立即组建了国民党城步县党部筹备处,任筹备处主任,并以筹备处名义印发了《为打倒土豪劣绅敬告城步全县民众宣言书》。9月上旬,又与中共党员戴伟等人组建了中共城步特别支部,任支部书记。10月8日,主持召开城步县农民协会筹备会议,成立县农会筹备处,任委员。1927年2月,组织成立城步县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任审判员。“马日事变”后,胡植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被迫退至蓬瀛乡坚持革命斗争。7月离开城步,只身赴长沙、武汉等地寻找党组织。1928年5月,胡植在长沙伍家岭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入狱。1929年秋,越狱逃回邵阳,继续寻找党组织,未果。1932年春,改为胡一安,由族长介绍任宝庆县督学。1938年5月病故,时年42岁。解放后,由国家民政部认定为革命烈士。

  城步农民协会委员长——戴 伟

  戴伟(1898-?年),又名光辉、拔萃、安中,城步县儒林镇人。1915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预科一班(后为第13班),与毛泽东是同班同学。1925年在长沙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受中共湘区委的委派,以农运特派员身份回城步开展农民运动。9月上旬,与胡植等人组建中共城步县特别支部,任组织委员兼宣传委员。10月8日,城步县农民协会筹备处成立,戴伟任主任,后任县农民协会委员长。经常深入苗岭山寨,宣传发动和组织乡农会。他带头查封戴姓“墨香园”财产,因而被家族视为“叛逆子”。戴伟与封建家庭决裂的革命行动震动全县,影响深远。他还将县城四大家族联合会“滨沁馆”的田产和积谷收归县农会,创办巫滨学校,兼任校长,免费招收贫苦子弟入学。12月1日,戴伟出席了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被大会选为分项整理报告委员会委员,并在大会上报告城步县农民运动的开展情况。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中共城步特别支部遭到破坏,戴伟被国民党当局以“共党要犯”通缉。他在边境蓬瀛将戴家族众田庄的稻谷百余担充作军粮,以解决农民自卫军给养困难。他还计划卖掉自家田产,购买武器,充实军备,未能实现。7月下旬被迫离开城步,外出寻找上级党组织。后死于他乡。

  “为革命而死,死得其所”——廖曙晖

  廖曙晖(1889-1928年),又名复明,城步县汀坪乡杨梅坳村人。1912年毕业于桂林师范体育专科学校,后在广东国民革命军某部任过文书、参谋等职。1914年夏回乡筹办团防并任队长,期间肃清了为患多年的边界土匪。他出身封建地主家庭,但倾向进步思想,同情民众疾苦,深得百姓拥护。大革命兴起后,投身于城步农民运动中,被推选为咸宜乡农会会长。主动接受县农民自卫军的改编,将上五乡武装交由县农会指挥,为全县农运的发展提供武装保障。1927年5月,西岩反动势力攻克县城,城步党组织被迫退守蓬瀛。5月31日,廖曙晖发起了收复县城的战斗,但未取胜。此后在白色恐怖日趋严重下,廖曙晖仍率部在城步南面山区坚持游击斗争。1928年春,“清乡军”进驻城步,设计将廖曙晖诱捕,6月被押至宝庆。在狱中,廖曙晖勉励探视的亲友“干革命就会有牺牲”、“为革命而死,死得其所,不必悲伤,革命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在遗书中嘱咐其妻“好好抚育儿女,长大后教以为父之志”。临刑前,廖曙晖要求“先杀对头人”,他亲眼看到断送城步革命的刽子手伍宗汉、杨倬惠被枪决后,大踏步走上刑场,从容就义,时年39岁。

  城步农民运动一面旗帜——孟精一

  孟精一(1895-1927年),原名孟炳怀,城步县白毛坪乡上坪水潘家湾人。1921年毕业于县师范讲习班,回乡后在莲花庵、凤形庵等小学教书。1924年冬,孟精一邀约邻居潘才学等四人赴广西梧州投军。入伍后,选送到广州国民革命军军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回县筹办农民协会,宣传国民革命。他把神龛上的观音大士像丢在棕树蔸下,告诉当地的贫苦百姓:世界上没有菩萨没有鬼,富人发财也不是命。他将上坪水、下坪水、腊屋三地的穷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城步第一个农民协会,打倒土豪劣绅,开展减租减息斗争,为全县农民运动的兴起树立了旗帜。孟精一还在农会基础上建立了党的组织,加强了党对农运的领导。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当地的土豪劣绅将他视为仇敌,逼其离家出走。4月18日夜,孟精一住宿在清源乡上麻索王家坪岳父家,打算次日经广西资源县赴广东。当地土豪劣绅获知消息后,组织20余人,追至清源,将其岳父的房子团团围住,砸开门,朝孟精一连砍数十刀,并用鸟枪向他开枪。孟精一血流如注,睁圆双眼,怒斥凶手,慷慨赴死,时年32岁。

  黎和海——从容就义气如虹

  黎和海(1891-1927年),原籍邵阳县五丰铺镇,1909年逃荒来到城步清溪落户,1913年迁居县城儒林镇,在西正街开设“祥顺和”杂货店谋生。1926年9月,中共城步县支部成立后,领导各族人民开展农民运动。黎和海受到革命形势的影响,激发革命热情,思想进步。是年,经胡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城步特别支部第一批发展的新党员。1927年2月,城步成立县农民协会、县总工会、县商民协会、县女界联合会,黎和海当选为县农会委员和县商民协会主任。他带领商会会员,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到县城各个商店清查“洋货”,热心参加县城举行的打击土豪劣绅的各项活动。在他的建议下,县政府取消了印花税、盐税、烟酒税等苛捐杂税。5月27日夜,西岩团防局长伍宗汉率兵攻占县城,捣毁县农民协会等机关。次日黎在贺家寨探听消息时,被敌人抓获。黎和海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5月29日在县校场坪被刽子手斩首示众,就义前高呼“农民运动万岁”、“共产党万岁”,时年36岁。1988年,由省民政厅追认为革命烈士。

  刘文——跟随贺龙参加南昌起义

  刘文(1898-1927年),又名刘明轩、刘辉煌,城步县威溪乡转龙村八仙塘人。8岁入舒家岭私塾,1921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春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是年7月,北伐军进抵长沙后,他参加湖南省党政人员培训班,结业后被派到贺龙部下任支队教员。1927年8月1日,刘文参加南昌起义,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任支部党代表。8月5日,他随起义部队撤离南昌。9月底,部队在向汕头进军途中遭遇强敌伏击,刘文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9岁。在中央组织部保存的刘文档案中,有对刘文的评述:“刘文同志为人耿直,对革命工作非常积极,不避艰险,虽未竟其志,然已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矣。”198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刘文为革命烈士。

  钟乐斋——一腔热血洒临湘

  钟乐斋(1897-1927年),又名钟 ,城步西岩镇江西村人。少年时就读凤山学堂,1927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春回乡推行新学,传播进步思想。执教半年后又赴长沙从事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受中共湖南区委派遣,以省农运特派员身份回城步开展农民运动。他回乡后,呼唤民众“赶快猛醒,团结起来,铲除这些团蠹民贼”,被当地土豪劣绅视为眼中钉。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钟乐斋征得上级党组织同意返回长沙,随即被派往临湘县开展党的工作。5月“马日事变”后,全省大肆搜捕中共党员和革命志士。钟乐斋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坚持党的工作。是年9月5日,他在临湘县城被捕。敌人多次对他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没有泄露党组织机密。11月12日,钟乐斋在临湘县被杀害,年仅30岁。195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钟乐斋为革命烈士。

  段 刚——与敌同尽铸英魂

  段刚(1918-1948年),原名戴全中,城步县西岩镇瑶塘村人。15岁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7岁考入长沙一中师范班。由于在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被学校退学。1938年7月,奔赴延安陕甘边区,入陕北公学,改名段刚。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被分配到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教导大队任教导员。1941年春提升为主任教员。抗日战争胜利后,段刚任该团三营教导员。1947年3月,段刚率三营参加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劳山阻击战和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战斗,均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1948年5月,段刚所在营整编为西北野战军一纵队独立一旅一团三营,他任教导员,并参加了屯子镇战斗。在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后,三营遭敌军重重包围。5月7日,段刚在突围时身负重伤。他将手榴弹捆在身上,拉开导火索,跃入敌群,壮烈牺牲,时年30岁。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政治部批准段刚为革命烈士。

作者:肖丁勤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