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城步长安营飞出的苗族空军少将蓝彰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雷学业 编辑:伍玉桃 2022-11-22 11:20:44
—分享—

①出身军门,天赋聪颖超众

蓝彰,苗族,字掞藻,号灵馥,1914年农历12月15日出生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长坪村。他是城步苗乡飞出的第一个飞行员。直至1958年,以国民党空军备役少将军衔转入文官。他的一生充满传奇。

蓝彰将军头像游亦平翻拍

蓝彰祖父蓝良佐,清末曾任城步长安营千总,受赏五品花翎,清朝灭亡后蓝良佐随军遣散,就地定居长安营乡。

乾隆五年(1740)三月,城步苗族首领粟贤宇、杨清保在横岭峒和莫宜峒发动苗瑶起义,打出了“五峒连天地,苗瑶共生存,今日举义旗,同铲官祸根”及“既举义,为同胞,天不怕,地不怕”的口号,攻烧营汛,势甚汹涌,迅速壮大为苗、瑶、侗、汉组成的几千人队伍。他们和广西龙胜一带的吴金银、张老金、廖士英等领导的苗、侗、壮族起义军互相呼应。清廷大惊,急忙派镇筸总兵刘策名和驿盐道马灵阿率兵5000进剿起义军。起义军多次打败清军,仅竹岔山一战就杀死靖州千总张文英、把总王宗江、常德把总张童等百数人,清军溃败。七月,清廷改派贵州总督、总理苗疆钦差大臣张广泗统兵 13000 人,征剿起义军。起义军英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八月二十八、二十九日,杨清保、粟贤宇先后被俘牺牲。此后,清军血洗苗寨,残杀苗、瑶、侗民5000 余人,劫掠妇孺 5000 余口。粟贤宇、杨清保起义失败后,清廷于乾隆六年(1741)在横岭峒长安坪驻军立营,以“长治久安”之义定名长安营,隶属镇筸镇(设今凤凰县),派游击、守备、千总防守,并移宝庆理瑶同知府至长安营,以镇城步、绥宁、龙胜等地苗、侗、瑶民。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推翻清廷,裁撤长安营,官兵就地化兵为民。

蓝良佐被遣散后定居于长安营乡长坪村。蓝良佐5个儿子,蓝彰这个孙子是第五子蓝文钦的嫡嗣。蓝文钦秉性忠厚仁爱,见其三哥蓝桂庭当时年长而无子嗣,自愿将当时尚在襁褓中的蓝彰过继给三哥桂庭夫妇为子。从此,蓝彰随桂庭夫妇在长坪村生活成长。蓝彰为蓝桂庭夫妇带来好运,其后桂庭夫妇接连生下蓝松生等兄弟。蓝彰在国民党空军发达以后,将其弟蓝松生接到身边,参军入伍,后随“国军”撤往台湾,在花莲发展并落籍,娶一越南籍华侨女教师为妻,安家落户。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在台湾的蓝彰与蓝松生兄弟对长安营老家的亲人多有关照。

蓝彰天资聪颖,有过目不忘之质。他自幼随父桂庭师承城步民国时代长安营籍著名书法家罗黼国先生学习书法,在古诗词和书法方面根底深厚。而其亲身父亲蓝文钦一家后迁往武冈邓元泰镇谋业,又生一子名灵安。蓝灵安解放后申报为汉族,曾任武冈市政协委员。

蓝彰祖父为清朝五品高官,家族有浓郁的文化底蕴。他的生父蓝文饮和养父蓝桂庭两兄弟都是民国初期湖南省政法学堂毕业的优等生,养父桂庭毕业后任慈利县政府某科科长、黔阳县典狱长;后辞职返乡任城步贫民工厂主任、丹口区区长,以清正廉明受人称赞。蓝桂庭不求仕进,好读书藏书,擅长隶篆草体书法,对幼年蓝彰影响很大,少年即能代父为乡邻撰写对联。辛亥革命后,城步苗区现代小学教育已经起步,各乡均建有1所小学堂,现代教育和私塾教育并存。蓝彰除参加公立小学堂学习外,家里还请来饱学塾师教其经史子集诸书,熟读汉文诗词,其受教育开发的程度远远超过当地苗侗子弟,为以后成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②投笔从戎,两度考上军校

1928年,14岁的蓝彰考入城步简易师范。后主动转入县立高小学习两年,成绩首屈一指。1930年考入武冈云山中学,每次考试名列前茅。毕业前夕,他在各科教师的辅导下,主持汇编了《英、数、理、化四科问答讲解题》资料,由家中出资送书局印刷出版,供同学们升学复习之用。这一创举惊动了时任城步县教育科长的戴鳌,戴决定出力保送蓝彰升入长沙省立一中师范科或省立一师深造,两校都同意录取。1930年,蓝彰决定入省立一中求学,被编入第11班学习。

蓝彰将军义父蓝桂庭全家福。照片中拿拐杖的老人是蓝桂庭 ,圈红线者为蓝佑龙。游亦平翻拍

1931年“九·一八”爆发,日军侵掠中国东北的隆隆炮声粉碎了蓝彰习文从教的梦想,他立志投笔从戎,报效祖国。1935年,蓝彰自省立一中毕业后,只身奔赴南京,一举考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12期步科。因日军步步紧逼,军校迁九江转武汉。1938年毕业,时年22岁,蓝彰即投身抗日战争。他在残酷的战场上目睹我国没有强大空军的劣势,眼睁睁看着敌机疯狂扫射轰炸却无力反击,徒见国土哀鸿遍野,痛心疾首。面对战场惨状,蓝彰决意改当空军,学好空中杀敌本领,驾机迎战。于是,蓝彰于1938年再次投考设在杭州笕桥的“航空学校”,结果一考即中,被录入航炸科第五期。航校也因日军进犯而远迁云南昆明,改名“中国空军军官学校”。经过三年勤学苦练,1941年夏,蓝彰从航校毕业。

③空中报国,维护祖国利益

蓝彰天赋过人,加之勤奋好学,各科学业优异,理论精湛独到,屡次实战演习成绩突出,航校领导对他刮目相看。1941年毕业后,他被留校任教,担任高级班教官兼教育长参谋,同时担任该校《笕桥月刊》总编辑。后调入新疆,主持迪化航空站工作,配合地面部队剿平民族分裂分子阴谋建立“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的叛乱。蓝彰立功受奖。

这个房子现在是蓝将军的侄孙居住,蓝将军住过的老房子早已倒塌 游亦平摄

1942年元月,苏、美、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的联合宣言后,美国第14航空队在陈纳德司令员的率领下飞抵昆明,与中国空军共同抗日。此时,蓝彰已上调到中国空军总指挥部,担任中国空军总指挥毛邦初将军的侦察参谋和王叔铭将军的防空参谋,负责西南防空任务。他在云南昆明与美国第 14航空队并肩作战。蓝彰的宿舍与陈纳德将军毗邻,时常碰面,并同在军官餐厅共进自助餐。两人私交颇深。毛、王、陈三位将领对蓝彰十分器重,认为他文武双全,谋略超人,年轻有为,对他全力栽培。蓝彰也全身投入工作,经常提供准确无误的侦察情报,精确可靠地预测敌机动态以防袭击。他的精明谋略和过人胆识得到了指挥部的一致好评。1944年夏,蓝彰再次被推荐到“空军参谋大学”和“三军联合大学”深造。因功勋卓著,蓝彰先后被授予抗战纪念、忠勤、干城、光华、海陆空、乙二樊绩、甲二樊绩、甲一楷模、甲二楷模、一星飞虎等系列勋章12枚,并被授予空军备役少将军衔。

④耿直为民,不求高官厚禄

1945年抗战胜利后,蓝彰被调入武汉国民党华中空军司令部担任总务科长。此时,国民党大员趁接收日伪移交之机而大发“劫搜(接收)财”,蓝彰生性耿直,清廉公正,对此极为愤恨。而空军司令部的地产房屋也是从日伪手中接收来的,银行、跑马厅作了司令部办公处,巷里公寓作了眷属宿舍。对此,蓝彰向司令部提出:“这些地产房屋原有业主。中国已胜利,人民已自由,不应再受当权者的压迫,应当保障民权。对此类私产宜公开调查核实办退,以恤民生,洽民意,得民心。”铮铮进言获得上级同意,批示令蓝彰全权负责“妥善处理”。经蓝彰日夜奔走取证查实后及时清退,半点不留。此事在武汉引起良好的反响,舆论和坊间一致赞扬空军司令部有为民作主的“乱世清官”。受益户主们自愿筹集巨额黄金连同武汉中山公园旁一幢别墅赠送蓝彰作为回报。蓝彰严肃地批评说:“助人为乐是军人守则,讲公道良心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不敢假公济私。恳求诸位勿陷我于贪官污吏之流”。

蓝彰1989年3月8日托李荣忠带交给其侄佑龙之信及美金游亦平摄

1948年秋,蓝彰受命飞赴台湾进行了为期一月有余的“环岛考察”,负责撰写台湾各县地理、气候、资源、国防港口及飞机起降场地。为国民党迁退台湾做前期准备。蓝彰写出了具有创见的综合报告。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离开南京回浙江奉化溪口老家。为保证蒋氏所乘“美龄号”专机安全飞往奉化,蒋经国特选他素知的空军宿将蓝彰负责全盘航务。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4月29日南京解放。4月24日,蒋介石命蓝彰护送“美龄号”赴台北。迁台后,蓝彰再次考入三军联合大学(国防大学),毕业后为台湾建立防空雷达、海防碉堡,卓有贡献。

此后,蓝彰负责在台湾加建沿海碉堡和防空雷达,蒋经国多次要调蓝彰到保安处任高职,被蓝以“秉性鲠直,不善于做保密工作”为由婉拒。其性一如其养父蓝桂庭。

1958 年,台湾“内政部长”连震东(原国党主席连战之父)请蓝彰以国民党空军备役少将军衔转入文官行列,从事台湾的都市建设和经济开发工作,出任台湾内政部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台湾金融及事业机构简任级主任秘书、专门委员、处长,直至退休。

⑤心系家乡,呼吁祖国统一

蓝彰文武兼资,著述甚丰,有《防空与国防的关系》、《空中侦察》、《民防防护》、《防空认识》、《目标管理》、《空军战术》、《行政革新与行为科学》等著作存世。尤其在古体诗词和书法上颇有造诣,自成一家,结集出版了《兰彰诗词》。

蓝彰将军1988年7月10日致侄佑龙之信游亦平摄

蓝彰爱国爱乡,关爱亲人。其妻子定居美国后,他一直寓居在台北市临沂街,退休后仍在一家私营企业担任顾问。上世纪八十年代两岸恢复“三通”后,他与家乡亲友书信来往不断,殷勤问候,对老家亲人充满体贴牵挂之情。蓝佑龙是蓝彰养父蓝桂庭的孙子,蓝彰将其视为亲身侄儿看待,逢年过节和寿日生病,他都及时寄回美金及书籍药物。蓝佑龙患肺结核病,他多次托回城步省亲的李荣忠等老乡自台北带回特效药帮助治疗,使蓝佑龙慢慢得以康复。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从蓝佑龙保留的蓝彰来信中看到当年他们叔侄的深深情谊。如1988年3月29日蓝彰的来信:“龙侄如见···不知由香港朋友电汇的钱收到了没有?你松叔(蓝松生,住花莲-笔者注)很挂念。他要我给你的信时,盼你将身体状况及家中并亲友的情形告诉他,因他多年离家,尤其是你是他唯一的亲人,当然特别怀念的缘故。他距离我住的地方很远,我们也有好几年没见面了,不过时常通电话和通信,他家庭情形很好,你婶婶是越南华侨,很贤慧,从前是当教员的。你弟弟很聪明,已念小学了,听说你松叔很溺爱。老年得子,是祖宗旧德,是应该多付点爱心才是。生活过得去,也是靠退休俸来维生,现在为了家庭负担,(他)还是工厂做事,一是消磨时间,一是补助开支。他的身体很好,我打算夏天他生日时去看看他。我很好,勿念!你容叔也有信来了,我很高兴。每次都麻烦你(杨)通汉表叔转信,要谢谢他。即询,刻祺!大伯 彰(手印)一九八八年三月二十九日(随信汇款750元,汇费7.5元,电报费1.2元,共计758.7元。另附上星期刊出的近作片断《修身齐家》)”。

蓝彰将军与在台湾的城步同乡会合影。左四为蓝将军,左五为李荣忠将军 游亦平翻拍

信中提到的李荣忠,曾多次帮蓝彰带信带钱带物回城步。李荣忠,男,苗族,1922年12月 出生,城步儒林镇人,国民党军少将军衔。1937 年中学毕业后考人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校址在今武冈市二中),编人黄埔第 16期第8中队。1940年3月毕业,分配到国民党军第五十军任少尉连长,积极奔赴前线抗击日寇,英勇无畏,多次负伤。1944年,他在湖南平江县九岭抗击日寇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伤愈后在国民党军李明灏部队第九十七军任上尉参谋,后任某纵队营长、宪兵营营长。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少校参谋、上校连长、江阴要塞司令部纵队纵队长。1949 年到台湾之后,他先后任过国民党军护卫营营长,五十三军团长、二0六师副师长、师长、第十五军军长,金门、马祖前线副司令员,并被授予少将军衔。后委任为中华民国国防部纪检组长,1985年退役。退役后,他在台湾组织了“湖南城步同乡会”,每年元旦和春节期间,召集城步在台人员相聚座谈,共话离别之情。1988年,经台湾方面批准,思乡心切的他首次回大陆探望年事已高的父亲和其他亲友。其后又10次回乡探亲访友,为家乡的经济建设捐资出力,反对台独,维护统一,受到了家乡党政领导的亲切接见和接待,城步县委统战部授予他“爱国台胞”光荣称号。2002年4月在城步逝世,享年80岁。

信中提到的另一位人物杨通汉,男,侗族,1921年 1月出生,城步长安营乡长坪村兰头人,是蓝彰的表弟。解放后曾任城步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蓝彰托人从台湾带回的书信钱物,多通过杨通汉转交给长安营的亲人。民国时期,杨通汉先后就读于城步县立高级小学、邵阳宝郡联中、湖南省立高工电机工程科(中专),1945年8月考入国民党空军发动机制造厂技术员甲班(大专)学习,毕业后留厂工作。1949 年 6 月,他随该厂调台队伍到达贵阳,与好友王大庚趁夜深人静逃离国民党队伍,几经周折,投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怀胞。他在解放军空军中南航空处学习 8 个月后,分配到北京空军司令部工程部做技术工作。约1年后被改派到北京汽车制造厂搞电工。1980 年 2 月,他应城步县人民政府要求,回城步县工业局工作。1985 年从县政协副主席职位上退休,1986 年1 月离休。2004 年 3 月因病逝世,享年83岁。

蓝彰始终不忘蓝桂庭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在他们逝世以后,蓝彰仍寄回钱款和墓联,嘱托蓝佑龙好生立碑安葬,使逝者安生。

老年蓝佑龙也爱吟诗作赋,蓝彰专从台北购买旧版本《唐诗三百首》寄回城步,嘱他多读多学,提高水平。

现长安营镇(自上排苗寨至长坪苗寨)全景图 刘四海供图

“子不嫌母丑”。即使是自己的“胞衣地”长安营乡和苗族族裔,蓝彰也从来不因家乡贫瘠而忌讳。他始终不忘自己是城步人,宝庆人。对于自己的苗族族裔,他总自豪的说:“我父亲是汉族人,我母亲是苗族人,如依母族认定族别,那我就是苗族人”!他很以自己是苗族为荣,他和他的后人,以及其弟蓝松生与子女,都融入如今台湾本土的苗胞之列了。

蓝彰的楹联诗作,充满了一位漂泊异乡寄寓孤岛的海外赤子对故乡的热爱思念之情,梦想叶落归根,期盼中华统一。如他为母亲游凤英葬城步长安营所撰墓碑对联:“福地卜牛眠,信是三湘风水好;英才看凤起,但求万代子孙贤。”联中巧妙嵌入了其母“凤英”名字,也表达了他对故乡湖湘大地的思念和热爱之情。又如他为长安营书法展所作的贺联:“万古长流唯巫水,千秋安馨是南山”,诗句中“巫水”、“南山”这些城步千古地名,早已融入了他的血脉,故乡的山山水水,令他魂牵梦绕,思乡之情,何等浓烈。1988年元月,他从回乡探亲的老乡处得知老同学王生汉逝世的消息后,悲痛不已,连夜写下了《赠别王生汉同学》:“闻鸡舞剑付寒烟,回首云山共惘然。揽幽澄清难遂愿,陶朱未老着先鞭”。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惆怅惘然。他的七律《炎夏感赋》:“夏至炎炎庭院风,春归何处觅残红。美人迟暮英雄老,岁月无凭万事空。血海已枯天地外,钟山依旧梦魂中。雄心枉作千年计,不及天涯一钓翁”,发出了“英雄迟暮”“梦家山”的感慨。所作《望家乡》更是涕流泗泪,彷徨忧伤:“无月感忧伤,深秋引恨长。沧桑延岁月,风雨送炎凉。叶落空摇影,花开自有香。家山频入梦,何日得还乡”。岁月沧桑,离愁别绪,情不自禁吟咏出了“家山频入梦,何日得还乡”的妙联。越到晚年,乡愁越浓,渴盼叶落归根、两岸统一、中华崛起的信念更加坚定,发出了“万马奔腾促统一,共振中华胜汉唐”的绝唱,凝结成为一位羁身海岛的苗族老将军爱国爱乡的“统一梦想”!

2003年,蓝彰在台北病逝,享年89岁。

(原载《城步文史》第十一十二合辑,后在邵阳文史网和抗日战争纪念网发布。此次经重新采访并作重大改动后发表。)

【参考资料】

1、《城步文史》第六辑:《蓝彰传奇》(胡念坤文)

2、《城步人物谱》:《蓝彰》

3、《古今中外宝庆人》:《蓝彰》

4、《长安营乡志》:《蓝彰》

5、《城步县志》湖南出版社 1996年版

【作者简介】

雷学业,男,苗族,中共党员,湖南城步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本科毕业。历任中学教师、县教委干部、县委宣传部通讯组组长、工会主席、县报社社长总编、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政协学习文史委主任、四级调研员。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苗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湖南省民族研究学会会员、湖南省苗学学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邵阳市第六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研究领域为苗族历史、文化、民俗和语言文字。已在《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国内重要媒体发表作品百余篇,主要著作有《城步苗族简史》、《城步苗族建筑文化》、《舌尖上的苗族》等,代表作品有《城步古苗文字的前世今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苗族》、《对于湘桂黔边区苗族习俗的调查与思考》、《湘西南苗族传统建筑的价值和保护路径》、《让古村落古民居成为“镇寨之宝”》等,其中《全国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比较研究》获湖南省社科联2015年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还有诸多作品分获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邵阳市优秀社会成果奖。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雷学业

编辑:伍玉桃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