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写“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作者:唐文安 编辑:redcloud 2014-08-29 10:08:58
—分享—

副标题:———浅谈肖丁勤的新闻写作实践

  这一年多,常见一个名字在市县党报与读者见面,他就是我县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肖丁勤,虽是写新闻稿,但是他的文章笔锋细腻、颇含感情,让读者很是难忘,我也是一个新闻爱好者,对于其本人我也很是熟悉,在这里就肖丁勤近年的新闻写作作一简单评述,以与诸位探讨。

  最近在城步新闻网上发表了一篇《罗建南兰蓉三看促发展》的消息稿。这篇文章写了县委书记罗建南到我县偏远的兰蓉乡进行调研的情况,本来作为领导下基层调研的稿子,写来是很枯燥的,读者也是不爱读。原因就是文章写得不够好,领导到了哪里,作了什么指示,如此而已。像这样开中药铺的新闻,谁人喜欢去读呢?但是肖丁勤在写作时,娓娓道来,写了书记如何仔细的体察民情:看公路建设;看苗乡梨的产业发展;看贫困儿童家庭,并亲自带头助学。这一路写来,一个亲民爱民、时常将百姓冷暖挂在心头的好书记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此则新闻读者点击率直线上升,达到了一万多人,就不值得奇怪了。

  “多写有温度的好新闻”,我想新闻写作在许多的人看来,觉得是很容易的事情:有现成的公式可套,有现成的材料可用,这是几乎只要能认字的人都可为之的简单事。但是我却不是这样认为,诚然要写新闻,只要手头有些材料,就可以下笔,这是不错的;但是我在这里是想探讨的如何才能写也让读者喜闻乐见的好新闻。一般的说来,写新闻稿要做到以下这几点:一是对“上情”要熟悉,就是说上知中央省市的政策要求,二知“下情”,下要对基层百姓的期盼有所了解,三是要掌握一手的切实的新闻事实。有了这三者就能写出较好的稿子了。但是要写了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有一定影响或是在较长一段时间产生深远影响的好稿就还需努力了。我在这里与大家探讨的就是作为一个新闻爱好者如何写出有较大影响、对当地的建设事业产生较好效果的好新闻,这就需要作者心中要常存问号、笔下常带感情。

  肖丁勤写了不少的好新闻作品,我这里只谈他写的《民族文化的痴情守望者》、《湘桂线上的魅力五团》、《苗药传承人是这样“炼”成的》,这三篇文章都是在《邵阳晚报》发了整版新闻的,可见其份量之重。杨光清同志从文化局退休后一直致力于苗族文化的传承,他以穿上自己本民族的苗服为荣,从小就喜欢吹木叶、唱山歌,这种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自信打动了肖丁勤,他深入丹口进行采访,在和杨光清本人交谈中了解到了第一手的好资料,这样写来的新闻就不是道听途说了。“能打动作者的好东西也一定能打动读者”我是这样认为的,果然此文一寄到报社,就得到了市编辑的首肯。生态保护是城步的环保的重头戏,如何打造独具生态文化魅力的城步,这是常萦绕在新闻工作者肖丁勤心里的话题,有一次他随县领导下乡到五团,五团的优美生态自然保护深深地感染了他,他抽空又一次到五团作了单独采访,访农家、看古树、听传说,为了验证传说中的坳头独特的风俗习惯,他还在当地镇干部的陪同下深入到了偏远的坳头问证真相。正是这种对新闻写作的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他得以完成三千多字的好稿《独具文化魅力的五团镇》。周扬斌是位乡下的“土郎中”,但是他在近二十年的辛苦探索中摸索到我们苗药的珍贵价值,也因些完成了《城步苗药大全》的书稿,这本书稿引起了省中药研究院的刘光宪教授的高度重视,于去年的署假期间亲临城步丹口对周扬斌的业绩进行鼓励,并大力支持他传承苗药的事业。这个新闻爆料还是我讲给肖丁勤听的,听了这个事情,他很是感兴趣,再通过深入的采访,他终于写出了这篇在读者中产生良好反应的作品,也让苗乡的草药师享受到了当上明星的感觉。肖丁勤十分佩服周杨斌对苗药挖掘事业的敬业态度,“不把这个事情写出来,我这个记者白当了!”正是贴近基层、贴近百姓、贴近新闻的第一线,肖丁勤才能屡也佳作,获得了大量的“粉丝”点赞。

  “只要心中常有读者,手中才常能出佳作”,我平时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现在看来这个话也还是有些价值的,为读者写作应成为我们爱好新闻写作的一个诀窍。”深入基层、深入百姓,才能写出有温度的好新闻作品”,我想肖丁勤的近年新闻写作实践应该映证了这个说法的正确性。

作者:唐文安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